top of page

企業需要被拯救?(下)

上文講到企業存在的本意,對我們以及雇員的影響。本文會繼續從信仰角度探討企業對今天我們工作困境的影響,但一如前文,我想首先與大家看兩間企業的例子:索尼與諾基亞。同樣,為了比較持平,以下的描述會摘取自《維基百科》。

日本的跨國企業索尼曾經是世界電子產品的先航者,大家家中的產品,不少曾經印上索尼的標誌,但在二千年頭,它卻面對重大的倒退,甚至被人質疑會否倒閉。今天,它大概走過那段艱難的時間(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其實索尼並未真正解決到其問題),但要重上高峰,大概就路甚遙遠。《維基百科》是如此描述那段被稱為「索尼衝擊」的時段:

PlayStation遊戲機打敗了勁敵任天堂、逼走了SEGA、數碼相機領先傳統相機品牌、影像接收晶片獨佔市場、VAIO系列個人電腦熱賣。但自2001全球經濟衰退、網絡泡沫化;1994年發表至今PlayStation開發後已經有10年未再發表獨創性的產品;本身在電子領域中因為Walkman不支援MP3格式造成蘋果電腦的iPod數位隨身聽在全球熱賣,取代了Walkman原有地位;擁有自傲特麗霓虹(Trinitron)技術的WEGA映射管電視而錯估液晶電視的發展,使得擁有液晶技術的聲寶(Sharp)取得電視影像的領導地位…一連串的決策錯誤以及電子產品價格不斷壓縮等因素,使得索尼在2000年得到的空前成功,到了2002年嚴重受挫。(維基百科─索尼)

來自芬蘭的諾基亞──曾經的手機龍頭公司、輝煌時期市值近2500億美元,僅次於麥當勞及可口可樂,但最後要將手機品牌賣給微軟收場。《維基百科》是如此描述那諾基亞手機的興衰:

諾基亞曾經是手機市場龍頭,於2000年輝煌時期市值近2500億美元,市值僅次於麥當勞及可口可樂。1997年,諾基亞擊敗了摩托羅拉登上全球手機龍頭寶座,自該年起連續蟬聯了14年銷售冠軍,這也是諾基亞手機帝國最輝煌的日子。但面對蘋果公司於2007年推出的iPhone和三星為代表的安卓陣營夾擊,加上諾基亞緩慢的改革步伐,全球手機銷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蘋果及三星雙雙超越。2011年2月,諾基亞放棄經營多年的Symbian系統和開發中的MeeGo,轉而投入微軟的Windows Phone系統。由於日漸衰退,整個2012年諾基亞都在以裁員、停止派息以及關閉工廠等做「垂死掙扎」,獨壓Windows Phone戰略全盤皆輸,市佔率每況愈下,於2012年第三季更是將旗下在俄羅斯的40家手機專賣店全數賣給三星並由三星電子接手。2013年9月3日,微軟宣佈將以54.4億歐元(72億美元)收購諾基亞手機製造、裝置和服務業務、Lumia、Asha品牌以及10年期的非獨佔專利許可證。(維基百科─諾基亞)

我們不是針對這兩間企業作個案研究,但是這兩間企業也是代表著一些曾經的龍頭公司,跟不上社會改變的洪流,結果倒退,甚至倒閉。這些企業的倒閉與倒退,對社會以致整個世界也可產生巨大的影響。大約十年前由美國開始的次貸危機,由房利美、房地美開始,到巨型的投資銀行倒閉,影響席捲全球;曾經是美國汽車業重鎮的底特律市,因汽車業的衰退而破產收場。巨型企業對社會的影響,不下於一個政權。但本文想集中在跟不上社會改變的洪流的企業工作中的困境。

引起一間曾經領導市場的企業最終被市場淘汰,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被過去的成功所困住。因著過去的成功,人(管理層)傾向維持過去的成功,繼續投放資源在過往成功的層面,而忽略了世界的大潮流已經改變。在當中工作的人,一是感到想改革卻有志難申,一是為每況愈下而感到憂慮。當然,我們不是每人也身在龍頭企業之中工作,但是過往農業革命、工業革命的影響席捲社會上每一個角落,現在正在蘊釀的資訊革命、智能革命影響只會更大更深遠。企業需要放下自己的驕傲,謙卑下來,多看、多聽、多想,才能對世界有更真切的認識。放下驕傲,並不是人的本性,而是需要靠著恩典與聖靈的大能才能做到的事。

這裡,我們不想討論一間企業在面對洪流該如何改變(這題目是一個管理學、商業策略的問題),而是問一個員工真的是在這環境下工作,人當然會面對更大的壓力,又或者是一種有志難申的無奈感。那麼我們可以如何自處?

如果看不到前面的出路,「離開」永遠也是其中一個選擇。「離開」當然會帶來風險,也可能令離開者暫時甚至永遠失去一些事物,但是這些失去的事物,其實是一些終究也會失去的事物;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,其實是不會因人離開自己的一份工而失去。主耶穌曾在登山寶訓說過:「所以我告訴你們,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,喝甚麼;為身體憂慮穿甚麼。生命不勝於飲食嗎?身體不勝於衣裳嗎?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,也不種,也不收,也不積蓄在倉裏,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。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?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?何必為衣裳憂慮呢?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;它也不勞苦,也不紡線。然而我告訴你們,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,他所穿戴的,還不如這花一朵呢!你們這小信的人哪!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,明天就丟在爐裏,上帝還給它這樣的妝飾,何況你們呢!所以,不要憂慮說,吃甚麼?喝甚麼?穿甚麼?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。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,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。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所以,不要為明天憂慮,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;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。」(《馬太福音》六25-34)可以有信心離開,因為我們知道天父是看顧人的上帝。

不想走的便留下,留下的就憑著忠心與盼望去工作。聖經對人工作的要求,其中一個最基本的要點,就是「忠心」。不是每個人也天資聰敏,但是每個人也可以忠心地以自己擁有的能力去工作。這既不是指完成要求便算,也不是指要賣命給公司,而是盡自己的能力,卻不是盡自己的時間。我們生命的主宰是上帝,當我們的工作危害到我們與上帝的關係,這便是過了;同一時間,我們也是透過工作去服侍與榮耀上帝,當我們沒有盡力工作,也是沒有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盡力地愛上帝。當我們忠心工作,上帝可以透過我們(不是必定),成為公司的祝福,舊約中約瑟便是這樣的例子。

同一時間,我們也要帶著盼望去工作。這份盼望不是基建於單單的正向思維,而是我們的上帝。正如經典的詩歌《我知誰掌管明天》所言,未來的事情沒有人能完全預料到,但我們仍然可以肯定上帝仍在掌管。我們忠心地完成我們可以做的事,我們不能掌控的事,便憑信心交托給上帝,帶著盼望繼續走前面的路。縱然世界可以翻天覆地的改變,但上帝的應許與看顧,卻是恆久不變。

(同時刊載於 恩典.哲.算


Featured Review
Categories
bottom of page